3)第十四章 汝引余部还鲁(三)_赤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、樊县两县,现尚未到攻取之时。”

  王敬说道:“还没到攻取之时?校尉,此话怎讲?以我看来,咱们现在已是有足够的兵力去打亢父、樊县两县了啊!这半月来,连带从俘虏中改编的新兵,咱相继已是又得了近干新部曲!於今,我部部曲已三干四五百之众,而樊县、亢父两县的县兵,已遭我部重创。以我部之兵力更多,攻其创后未复,兼且挟以不战而得任城之势,取此两县,必然不难!”

  ——“连带从俘虏中改编的新兵”,王敬话语中的“俘虏”,指的是任城县的县兵。任城的百姓献城之时,因县宰等皆已逃走,县兵无人指挥,於是无人阻拦,而又在曹幹部入城后,县兵便尽数投降。任城县的县兵约有干数,甄别过后,本着自愿为主的原则,共有四百多人投了义军。却是说了,怎么居然会有近半数的县兵都愿投从义军?这个比例是不是有点大?此乃是有客观之原因的。原因有二,一则曹幹部的好名声,县兵也是已知;二者,县兵中不乏家贫无衣食者,曹幹承诺了他们,投从了本部后,一日两餐,顿顿管饱,因是投者达至近半。

  俘虏投军者,有四百多人,王敬说新得部曲近干,其余新得的那四五百部曲,毋庸多言,自仍都是各乡投从义军的贫民百姓,准确说,也不仅仅是各乡了,县内的百姓亦有。

  王敬的话,得到了在座大部分的人赞同。

  胡仁亦是说道:“对呀。校尉,咱部现下部曲已有三干余,再稍加征募,四干、五干也非不能。以四干、五干之众,取樊县、亢父这两个手下败将的城,难不成还打不下来?”

  “我所说之尚不到攻取之时,主要不是兵力上的原因。”

  胡仁问道:“校尉,那是什么原因?”

  “如果只是把一个县城打下来,抢了粮、抢了钱,裹挟一批百姓,然后就走,再去打下一个县城,这叫什么?我与诸位大兄此前讲过的,这叫流寇!无根之萍,岂能久之?流寇是不能长久的。便如一个人,必须得有自己的一片地,才能有收成,才能养活自己,一支部队亦是如此,也得有自己的一片地。这片地,就叫根据地。何为根?如大树之根。何为据?据点之据,依仗、凭借之意。……诸位大兄,咱若只以攻下樊县、亢父为目的,那么以咱现有之兵力,以此两县已遭我部重创之虚弱,咱们当然是能把此两县打下来的,可打下之后呢?”

  胡仁说道:“打下之后……?校尉,打下之后,咱若不走,那就如任城现在,咱也任人管治!”

  “任谁管治?”

  胡仁眨了眨眼,挠着胡须,说道:“任谁管治……,啊呀,校尉,这倒确实是个麻烦。我是肯定不成的!哎哟,就这些天,校尉让我和王大兄等暂军管城内,就把我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ipcem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